赵春玲:矢志蓝天梦 “中国大飞机”首位女总设计师
来源: | 作者:现代家庭 | 发布时间: 2025-05-09 | 2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 年 5 月 28 日上午 10 点 32 分,一架崭新的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后冲上云霄 ;12 点 30 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后,飞机穿过了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这是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 C919 大型客机的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看着这一幕场景,曾经参与过 C919 飞机研制工作的赵春玲,难掩内心激动。


蓝天梦,这是祖国的梦想,也是赵春玲年轻时的梦想。如今,她已是我国航空领域承担国家重大飞机型号的首位女性总设计师,正带领团队开展我国第一款宽体客机 C929 飞机的设计工作——


从一位设计员,到副总设计师,再到总设计师,环境在变,岗位在变,角色在变,遇到的难题难关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引领着赵春玲坚定不移向前迈进的、矢志不渝的蓝天梦和无所畏惧的干劲


铿锵奋进 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

赵春玲的故乡,在河南洛阳,那是个拥有丰厚文明历史的地方。


1985 年,赵春玲参加高考,被以航空为特色的西北工业大学录取。远离家乡外出求学,徜徉在知识海洋中的她,希望通过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到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中。


大学毕业后,赵春玲被分配进入中航洛阳光电设备研究所工作。从那时起,她得到了参与航空领域多项国家型号项目的机会,在型号磨炼中快速成长。赵春玲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因为她始终觉得,这是一项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


正是这段时间的项目研制经历、专业技术积累,为赵春玲后续从事航空技术研发和型号研制工作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闪耀追梦 成为中国“大飞机人”

2008 年,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上海启动研制,这深深吸引了远在洛阳的赵春玲。2009 年,她经人才引进调入中国商飞公司,自此踏上了中国大飞机研制的新征程。

1909 年,冯如在美国试飞了属于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这一年,距离莱特兄弟的飞机首飞仅相隔 6 年,中国人的飞机梦由此诞生。1949 年后,中国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航空工业。可是,在研发大飞机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大飞机人”遭遇了一道又一道意想不到的难关,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飞上云霄的梦想。


能够成为中国“大飞机人”,赵春玲无比骄傲。但她也清楚地知道,商用飞机的研发过程就像翻越一座座大山。站在山脚下时,前方的路被视线遮挡,完全不知道路况如何,只有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才能站到山顶。然而,山外有山,又一座大山正在远方等待着自己。


2012 年,赵春玲担任 C909 飞机航电电气系统副总设计师。C909 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被誉为国产喷气客机的“开路先锋”。


当时,正值 C909 飞机最紧张、最吃劲的试验试飞和适航取证阶段。赵春玲带领团队直面挑战,开展了大量的航电和电气系统关键技术攻关、机上试验和试飞等适航验证工作。


历经一场场讨论决策、一轮轮软件测试、分析计算和试验试飞,他们终于啃下了 C909 飞机失速保护计算机(SPC)技术攻关等一系列技术上的“硬骨头”,为 C909 飞机适航取证扫除了障碍。


将 C909 打造成为一款“飞行员爱飞、乘客爱坐、航空公司爱买”的国产喷气客机,是中国商飞公司、赵春玲和团队成员们始终坚持的信念。她带领团队开展了历时 4 年的驾驶舱优化攻关,在国内创新性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静暗”驾驶舱设计理念与评价 / 验证技术体系,实现了集“声、光、色、电”等多学科综合的“静暗”驾驶舱设计,有效减轻了飞行员工作负担。她和团队始终坚信飞机设计要做到精益求精,以使产品日臻完善,就必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把技术工作做好。


C919 飞机是逐梦蓝天的大国重器,也是大飞机“中国制造”的重要里程碑,在投入航线、实现商飞的过程中,其倾注了无数人的激情与汗水。


研发过程中,C919 飞机曾遭遇过无数只“拦路虎”,其驾驶舱机组告警条款的适航验证工作便是其中之一。C919 飞行机组告警的设计验证对标国际最新最严格的适航条款,且全球尚无飞机型号进行过此条款的完整适航验证工作,因此技术难度巨大。


关键时刻,赵春玲临危受命,担任技术负责人。她带领着一支横跨设计、试飞、客户服务三大领域,涵盖全机近 40 个专业的专项攻关队,在浙江嘉兴封闭攻坚,经过无数次分析计算、模拟机试验、试飞验证,最终在红船启航地实现突破,C919 飞机在机组告警条款适航验证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最终,“拦路虎”被攻下,C919 飞机成为了全球首款满足国际最新最严格机组告警适航条款的机型。

在这些攻关的过程中,赵春玲和团队成员们不仅是科研楼里的造梦者,也是试验验证路上的追梦人,从 -40℃的高寒试验到 42℃的高温试验,从青藏高原到祖国边陲小镇,从西部大漠到黄河长江入海口,“大飞机人”的足迹遍布祖国河山。


攀登高峰 逐梦蓝天的“她力量”

在大飞机领域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自我超越。这些年,赵春玲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峰,而她知道,等待自己的,还有更险峻、视野更开阔的高峰。因为,那里才是更接近蓝天的地方。


2023 年,赵春玲被任命为 C929 宽体客机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继续攀登商用飞机研制的新高峰。C929 飞机是我国第一款宽体客机,相比 C909、C919,其要实现从单通道窄体到双通道宽体、从短程内陆到远程越洋的跨越,因此,创新性更强,技术难度更大,复杂程度也更高。


面对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赵春玲有着坚定的目标——一定要研制出一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体客机。但摆在赵春玲和她的团队面前的,是一道道高难度的技术难关。面对新的挑战,赵春玲带领团队一往无前,完成了C929 总体技术方案确定,正向着“飞行性能更优、机场运营更好、智能功能更强、舒适智慧更佳”的目标奋勇前行。


作为我国航空领域承担国家重大飞机型号的首位女性总设计师,三十多年来,赵春玲始终奋战在技术一线。她以“坚韧、严谨、细腻”的女性特质,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多项大飞机研制关键核心技术。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她顶住压力,从不言退 ;推进工作时,她严慎细实,抽丝剥茧,于细微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正是“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梦想背后的“最美巾帼力量”。


这些年赵春玲获得了不少荣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及发明专利 20 余项 ;获 2025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赵春玲表示,在今后的大飞机研制过程中,她还将带领团队,充分发挥女性“坚韧、严谨、细腻和温和”的特质,展现女性的智慧,进一步发挥“她力量”。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C909 和 C919 飞机已先后投入航线运营,C929 宽体客机的研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我国的大飞机事业迈入了规模化、系列化发展的新征程。


这一切的背后,有无数女性科技工作者以青春、激情和热血书写的航空史诗。她们的故事不仅是大国重器崛起的注脚,更向世界证明,当科技创新的疆域向女性全面敞开,人类探索天空的征程将获得更丰沛的想象力与可能性。


或许,这正是中国大飞机事业给予时代的启示——真正的中国制造,既是钢铁之翼划破长空的壮丽,更是不同性别智慧共同编织的、属于全人类的技术文明图景。